狂犬病感染源和感染途径有哪些?

导语 春季犬、猫等动物进入了发情期和换毛期,情绪不稳定、攻击性增强,且天气转暖,人们衣着逐渐单薄,使得春季成为动物伤人事件的高发期,同时也增加了狂犬病毒的感染风险。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一种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毒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炎和死亡。

  发病后会出现恐水、畏光、怕风等症状,致死率几乎为100%。

  我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犬是人间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野生动物中的狼、狐狸等也能传播狂犬病病毒。

  牛、羊、猪等家畜和兔、鼠等啮齿动物传播风险低。禽类、鱼类、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

  主要通过咬伤、抓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犬的唾液经破损的皮肤及黏膜侵入人体;少数可在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

  人被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极少超过1年。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邯郸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狂犬疫苗】可查看邯郸市全部狂犬疫苗接种点,疫苗接种程序、狂犬病预防常识等信息。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